top of page

大稻埕 茗旅

  • 作家相片: substar66
    substar66
  • 9月6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  • 探索台北茶商業的歷史印記


旅程從捷運北門站散步出發,沿著塔城街至霞海城隍廟方向步行,途中經過甘谷街,「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」便隱藏於此。在疫情期間,文獻館年度「史蹟趴趴 GO」活動,採用拍攝影片方式線上散步,可藉由 Youtube《國際茶香飄稻埕》影片跨越時空入內參訪。


走進公會內,牆面掛上一排出國比賽的得獎榮耀,其中尤其是當時台北茶商公會會長吳文秀,代表台灣參加1900年巴黎「萬國博覽會」的獎狀,最具歷史意義,彰顯台灣茶的非凡成就。公會內,還祭拜著保護海上安全的「茶郊媽祖」,這位保佑茶業興旺的神明,更是茶界同業精神的象徵。


接著,散步來到長安西路和西寧北路口,會看見「德意志帝國領事館紀念牌」和「清大稻埕商埠」石碑在忠孝國中圍牆轉角處,記錄了大稻埕作為通商口岸的歷史。在台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的規劃下,現今貴德街的周邊為領事館區域,也包含美國和荷蘭等。在這段清末1860年代到日本時代,台灣茶的身影逐漸走向世界,為台灣帶來豐富的貿易收入。


ree

  • 貴德街:見證台灣茶業興起的商埠歷史


跨越馬路,眼前就是貴德街口。這條短短500公尺的街道,雖然不長,卻滿載歷史的濃厚韻味,文史工作者甚至以其街名寫成一本書,可見其文化底蘊之深。在清末時期,貴德街以六館街 ( 今南京西路 ) 而分為南北兩段,以北為建昌街,以南為千秋街。在路口旁的一座新建大樓轉角,建商特別設置大幅的「基地歷史演進」展示,中英說明簡介區域歷史,林維源和李春生兩位的大頭畫像放在其中,以目前相關資料了解,在大稻埕有與板橋林家有關係的,就只有六館街,是為資助劉銘傳推動建設而興建六間行館而得名。


  • 李春生紀念教會與陳天來故居


沿著貴德街繼續往北散步,一座獨特的建築映入眼簾,這就是「李春生紀念教會」,這座教會是李家後代為紀念被譽為「台灣茶葉之父」的李春生而興建。導覽帶團時,都會讓聽眾站在面對教會前方,好好地欣賞門面,它像似一張人臉呢!有眼睛、鼻子和嘴巴,讓人不禁讚嘆設計的巧妙與趣味。


1860年代,台灣開放通商口岸後,英國商人 John Dodd 來到台灣考察,而後引進安溪茶苗在北部種植,並創辦寶順洋行。在這過程中,他聘請了來自廈門的李春生擔任買辦。買辦是當時洋行中舉足輕重的高階經理角色,而李春生的卓越能力,不僅使他成為茶葉貿易的重要推手,也讓他在茶業的發展中致富,成為當時的傳奇人物之一。


在李春生紀念教會旁,有一棟建築,經過時還可聞到牆孔中飄出的花茶香,那是全祥茶莊偶爾燻製花茶的氣息。有次參加導覽的聽眾說:「這茶莊那麼好心,特別在牆上開個小孔洞讓大家聞茶香!」其實,它是「郵件投遞孔」我說。

同樣在貴德街上,還有一座充滿歷史氣息的洋樓⸺陳天來故居。這棟氣派的歐式建築,過去以其精美華麗的外觀吸引無數目光。雖然目前正進行修復,正面被鷹架遮掩,但這也讓人更加期待兩年後它展現新顏。陳天來的父親以販售專供茶商培火用的木炭維生,也是李春生的好友,在此機緣下,日本時代擔任茶商公會會長、《臺灣茶葉》雜誌發行人,為台灣茶業有著重要貢獻。


ree

  • 姚德和青草店


穿過西寧北路和迪化街,散步片刻,來到永樂廣場旁的姚德和青草店,這間可說是網紅熱門打卡店家,來上一杯青草茶,消除疲累又解渴。雖然名為「茶」,但青草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茶飲,而是用多種中草藥熬製而成。每家青草茶的口感與風味都略有不同,就看你的偏愛了。


品嘗過一杯清涼的青草茶後,彎進姚德和店舖旁的小巷,這裡是旅程的分界點。


ree

ree

  • 有記名茶與新芳春茶行


重慶北路二段64巷內,知名的百年茶行「有記名茶」就在此處,古樸紅磚石牆內,仍保有傳統焙籠間,至今仍完整運作。這間茶行並不止步於守護傳統,在第五代經營者的創新思維下,老店旁增設了一個名為「WangteaLab」的實驗性茶體驗空間,將新舊融合展現得淋漓盡致。保留防空洞的設計、燈籠造型的吧檯燈光,以及樓梯扶手上的精緻圖騰,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設計巧思,讓這裡成為網美們的拍照熱點。


第二間來到「新芳春茶行」,彷彿走進一座充滿故事的台灣茶葉時光博物館。漫步在古蹟般的空間中,細細欣賞特展間的擺設與背後的故事,彷彿翻閱著一本台灣茶葉的歷史書。更令人驚喜的是,茶行後方的撿梗間、風選間與焙籠間至今仍完整保留,當年的工作器具也靜靜伫立,見證著一代代茶職人的辛勤付出與工藝傳承。這樣的場景,在現代已然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。


ree

  • 林華泰茶行:老字號的純粹茶香


離開新芳春茶行,沿著重慶北路二段往台北橋方向悠閒散步,不久便可看到一塊低調而醒目的黑底黃字大招牌「林華泰茶行」,一間風韻猶存的老字號茶行。營業內部沒有奢華裝潢,只保留著傳統茶行質樸樣貌,然而,正是這份純粹吸引了許多像我一樣的茶愛好者,專程前來選購心儀的茶葉。每次導覽帶團到茶行參訪,店內總是人潮不斷。茶職人廖師父不僅親切接待,並帶領參觀後廠,深入介紹作業流程。他會開啟乾燥機,讓大家親眼見證機器運作,聆聽那充滿力量的馬達聲。在乾燥機上方的牆面上,一些結晶的白色粉末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那是毛茶乾燥過程中析出的咖啡因結晶,而牆上的手掌印記則是廖師父清理粉末時留下的生動痕跡。


回到店內的小隔間,一排排巨大茶罐整齊擺放,上面標明各種茶葉的名稱與價格。可以現場品聞茶香,仔細觀察茶葉的質地,並比較不同茶款的價格區間。廖師父耐心地為每位來訪者解答疑問,從專業的角度提供選茶建議,讓人對茶葉的理解更加深刻。


ree

ree

🫖 每月定期舉辦 [大稻埕 訪茶之旅]導覽活動


📕 文章刊登於 - 發表於台灣觀光雜誌vol.597 p.24~29


 
 
 

留言


通用社群 Logo_Messenger.png

​立即預約

bottom of page